万塑达首页 新闻资讯 热门推荐
分享
   返回新闻列表
A+ | A-
A+ | A-
英国最大化工厂面临关停风险
来源:化工070     2025-08-18 07:26:27
分享
   返回新闻列表

英国媒体近日报道,由于能源成本飙升,英国最大的化工厂生存艰难,面临关停风险。

 

 

英力士(Ineos)警告,由于对英国制造商征收的税款和能源账单飙升,其位于苏格兰格兰杰默斯的烯烃和聚合物(O&P)工厂正面临生存威胁。

 

格兰杰默斯工厂负责人斯图尔特·科林斯(Stuart  Collings)告诉英国《每日电讯报》,由于受到了能源价格上涨和碳税的双重打击,该工厂多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据悉,格兰杰默斯工厂将石油和天然气分解成乙烯,每年排放约100万吨二氧化碳,其盈利能力受到能源价格和碳税的制约。与美国同行相比,该工厂去年多支付1亿欧元的能源费和高达3000万欧元的碳税。

 

柯林斯表示,多年来英力士不得不从全球其他企业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补贴格兰杰默斯工厂。“除非未来几年出现重大转机,否则英力士将不得不对格兰杰默斯的未来做出非常艰难的决定。”柯林斯警告道。

 

柯林斯认为,如果工厂倒闭,将对当地的经济造成重创。该工厂为苏格兰另一家裂解装置(由壳牌和埃克森美孚运营的莫斯莫兰工厂)供应原材料,还为英格兰各地的工厂供应乙烯。同时,工厂直接雇佣了900名员工,并通过供应链间接雇佣了数千名员工,是苏格兰最大的工业雇主之一。

 

英力士此前曾警告,欧洲化学工业生存面临的两个最紧迫的威胁:高昂的天然气成本和不断上升的碳排放成本。“如果不在这两方面采取紧急而大胆的行动,欧洲的竞争力将会继续削弱”。

 

柯林斯表示,该工厂有可能扭亏为盈——但前提是能源账单和碳税的灾难性开支大幅降低。如果能源价格和碳成本具有竞争力,并且市场状况稍有改善,那么就能盈利。但目前肯定无利可图。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1月至2024年底期间,英国工业用电成本涨幅高达75%,工业用天然气价格涨幅超过了一倍。这些高得离谱的能源价格,比美国高出五倍,比欧盟高出三倍,已经导致能源密集型产业的产出出现大幅下降。

 

另据彭博社消息,该报道发出后,英力士在一份邮件声明中说:“除非在未来几年内,能源和碳成本出现重大转变,否则英国制造业将面临威胁。即使对英力士来说,也是如此。”

近年来,英国深陷一场严峻的能源危机,表现为电价气价飙升、众多能源供应商倒闭、政府财政压力剧增以及民众生活成本显著提高。这场危机成因复杂,是英国能源结构的内在脆弱性、长期存在的政策与投资挑战,在遭遇剧烈外部冲击后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核心表现包括能源价格的空前暴涨,例如批发天然气价格在2022年8月达到7-8英镑/撒姆的峰值,几乎是2021年初水平的10倍;批发电价峰值更在2022年超过£600/MWh,是2020年平均水平的20倍以上,这直接传导至零售端,使监管机构Ofgem设定的价格上限从2022年4月的£1,971飙升至2023年1月的£4,279,即便到2023年10月回落至£1,834,仍远高于危机前水平。

 

价格剧烈波动导致2021-2022年间超过30家中小能源供应商倒闭,影响了数百万用户。为应对危机,政府不得不推出巨额补贴计划如能源价格保障(EPG),预计总成本超过1000亿英镑(来源:OBR - 预算责任办公室),给公共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究其根源,英国能源系统高度依赖进口天然气的结构性弱点首当其冲。长期以来,天然气在其发电结构中占比约40%(2023年约33%),并且约85%的家庭(来源:BEIS/DESNZ)依赖天然气供暖。2022年,其约50%的天然气需求(来源:DESNZ)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挪威和LNG)。更关键的是,其储气能力仅占年需求的约1-2%(约10TWh),远低于德国(>25%)等欧盟主要国家,导致其缓冲极端价格波动的能力极弱。

 

同时,长期政策与投资挑战加剧了脆弱性:北海油气田产量因自然衰减持续下降,核电领域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老旧核电站(如欣克利角B站于2022年关闭)退役而新建项目(如欣克利角C站)延迟且超支;尽管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电,2023年占比33%,来源:National Grid ESO)增长迅速,但其间歇性仍需依赖灵活的燃气发电作为重要补充;此外,相比北欧国家,英国房屋保温性能普遍较差,能效提升不足导致单位能耗高企。

 

2021年开始的外部冲击成为引爆危机的关键导火索。全球COVID-19后经济复苏推高了能源需求和起点价格,供应链亦不畅。而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则是转折点:作为战前欧洲约40%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俄罗斯大幅削减对欧供应,引发市场对天然气短缺的极度恐慌,导致全球(尤其是欧洲)气价飙升至历史峰值。英国虽直接进口俄气较少,但作为紧密联系的欧洲市场一部分,被迫在全球市场(尤其是LNG市场)高价抢购替代气源,大幅增加了成本。最后,国内市场机制与监管因素在极端情况下也暴露了局限性:电力批发市场的边际定价机制意味着高涨的气价直接拉高了整体电价;旨在保护消费者的零售价格上限(Price Cap)机制,却在批发价持续高于限价时,使许多无法有效对冲风险的中小供应商陷入亏损并最终倒闭,反而削弱了市场竞争,提高了市场集中度。

 

综上所述,英国的能源危机是一场多重压力汇聚形成的“完美风暴”:其根植于对进口天然气高度依赖的脆弱能源结构,叠加了长期存在的能源基础设施老化、投资不足(特别是在核电和储能方面)以及能效提升滞后等政策挑战,最终被俄乌战争引发的全球能源市场巨震彻底点燃,而国内电力定价机制和监管框架在极端波动下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截至2024年初,虽然全球气价已从峰值大幅回落,但价格水平仍显著高于危机前,且地缘政治风险持续;政府的巨额补贴构成了长期财政压力。这场危机深刻揭示了英国能源体系的弱点,也迫使其加速能源转型,更加重视能源安全与脱碳目标并行,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核能,提升能效和电网灵活性,但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维持可负担性和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仍是其面临的艰巨长期挑战。

 

-END-
免责声明
1、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2、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广东万塑达网科技有限公司”处理
  • 下一篇:上半年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下降2.6%;利润总额下降10.3%
关于企业
  • 关于我们
  • 反馈建议
  • 企业文件
  • 企业动态
  • 公司产业
配套服务
  • 仓储服务
  • 注册登录
  • 物流服务
  • 买卖帮助
  • 报价指南
  • 进出口代理

APP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

客服二维码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87798168
  • 邮箱:wansuda@168.com
  • 工作时间:( 8:30-18:30 )
  • 公司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莞樟西路72号湘塑城(万汇中心)2栋19楼

©版权所有:万塑达塑化供应链大数据平台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549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1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