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新型显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下游领域需求增长的推动,我国功能膜材料市场规模显著提升,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已达到1623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光学功能膜占比约为39.5%,分离功能膜占比约为28.4%,包装功能膜占比约为17.6%,而电学功能膜则占比约7.3%。
功能性膜材料产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结合当地特色,国内多地区开始培育功能性膜材料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部分地区成果丰硕,并成为竞争“中国膜都/城”称号的实力“选手”。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高新区
宁波江北高新区正逐步发展为全球光学膜领域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区,据统计,2023年,该区域膜产业产值达30.6亿元,同比增长16%。
回溯至2007年,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宁波成立,标志着国内首家光学薄膜生产企业的诞生。2016年11月,激智科技成功上市,现已成为国内光电显示薄膜领域的领军企业,为我国光学膜打破国外垄断,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巨大贡献。激智科技目前主要业务分三大板块:光学薄膜板块、光伏薄膜板块和汽车薄膜板块。光学薄膜产品涵盖扩散膜、增亮膜、量子点薄膜、COP、DOP、POP 等复合膜、银反射膜等。激智科技扩散膜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30%。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于2019年11月在科创板上市,主要产品为反射膜、光学基膜、隔膜、背板基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是全球领先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长阳科技于2012年进入反射膜市场,研发和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自主设计生产线,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日韩在光学反射膜领域的技术垄断。值得一提的是,长阳科技在2017年成功超越了日本东丽,成为全球光学反射膜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并连续五年保持这一领先地位。到2023年,其全球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62%,再次刷新了记录,稳固了其在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的龙头地位。2021年,光学反射膜产品成功通过第三批单项冠军产品(国家级)复核。
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目前已成为中国高端光学硬化膜及关联表面处理膜领域的领军企业,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具备液晶偏光片表面处理膜、可折叠硬化膜、减反射膜等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2017年,宁波江北高新区基于膜幻动力小镇概念提出打造“中国光学膜产业之都”、“中国膜都”的计划,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和国际领先的光电膜生产基地。膜幻动力小镇拥有基膜到功能膜的完整产业链,年产能达到5亿平方米,占到全球光学膜总产能的30%,年出货达到1.7亿平方米,占到全球光学膜总产能的30%,在全国产量过亿平方米的三家企业中独占两家。此外,小镇膜产业产值连续四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82.5%,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创业板上市1家,科创板上市1家,拥有上市公司或控股子公司10家。
现阶段,宁波江北高新区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提出打造“133”产业集群体系,将加快功能膜材料布局,围绕反射膜、硬化膜、扩散膜等主导产品,主攻关键核心技术,加速量子点膜、柔性基膜等前沿功能膜研发及产业化。
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宁波江北高新区将深耕“光学膜”数字经济标志性产业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继续巩固扩散膜、反射膜及硬化膜行业第一的优势,同时,着力向新型柔性显示和新能源用膜方向发力。此外,依托浙江功能膜材料(光电)创新中心,宁波江北高新区将实施“十年十膜”行动,计划用十年时间研发生产十种功能膜,力争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实现光学膜产业链单项冠军全覆盖,打造光学膜单项冠军之都。
江苏宿迁
宿迁膜材料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从1997年起步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据统计,2024年1月至8月,宿迁膜材料规模以上企业总数已达63家,累计实现产值169.75亿元,增速达19.21%。宿迁已形成从母料加工、基材生产到功能膜研发、高新产品应用等较为齐全的产业链,光学基材、光学膜片、高端离保基材等光学材料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5%,热收缩电池标签、热收缩薄膜等拳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占有率超50%。
2013年,薄膜材料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2023年9月底,宿迁出台了《宿迁市膜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将光学膜、新型包装膜、新能源膜、电子膜、水处理膜这五个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功能性、高端化膜材料为发展重点,将宿迁建设成为全产业链、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膜材料产业高地。
作为宿迁膜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1年实现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中国双向拉伸薄膜产业基地、国家火炬宿迁薄膜特色产业基地、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企业拥有五大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聚酯功能膜材料、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信息材料、节能窗膜材料、热收缩材料等。双星新材高性能聚酯膜材料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比高达8%、16.3%,均居第一;全球每5台电视机就有1台使用“双星”的光学膜组,可变信息材料全球占有率超50%,节能窗膜材料全球占有率达40%,热收缩材料全球占有率达20%。
据统计,宿迁膜材料产值已经占到全国1/20,产品门类齐全,未来将以功能性、高端化膜材料为发展重点,深耕光学膜、电子膜等领域,抢占前沿膜材料技术制高点,力争到2025年产值达400亿元,2030年产值全国占比提高到20%,将宿迁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膜城”。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
在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一个颇具规模的新兴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集群在过去十多年间从无到有并逐渐崛起,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亮点,集群成功入选工信部发布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2023年)。专注于光学膜、柔性PI膜、偏光片PVA膜、特种光学聚酯膜(PET)及OCA光学胶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集群为国内外光电显示、PCB/FPC等电子信息行业提供关键材料及工艺配套。这些产品的性能和规格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补齐显示产业发展短板及推动功能膜基础材料国产替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张科技的成功落户及其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产业链伙伴的到来。华强科技作为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和销售商,被金张科技动员至太湖投资。随后,华强科技又带来了联邦新材料(生产聚酰亚胺薄膜)以及产业链下游的科诚新材料、盛亚科技等企业也相继落户太湖,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作用。
目前,太湖县已形成以基膜及涂层材料为上游,以偏光片离型膜、光学胶等涂布产业为中游,以显示模组、膜切、半导体等膜材料应用为下游的产业链条。截至2024年底,太湖县已集聚100家功能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金张科技、赛迈特光电、巨泰视显、富印新材、强润新材等,其中包括36家规上工业企业,功能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45.29亿元。此外,太湖县还拥有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6家属于功能膜新材料产业,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以及14个省级创新平台。
太湖县将功能膜新材料产业视为县域首位产业,并设定了“百亿企业、千亿产业”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中国膜都”。